查看原文
其他

永安日记(2018.5.17)

王超 银河制造纪录影像
2024-09-05

1,生灵。


河边的柳树上都是虫眼,大量的天牛钻出来了,还有迷人的中华大扁锹。

一只黑脉蛱蝶和一只黛眼蝶,都是很少见的蝴蝶,为了吸树汁赖着不走了。

有人活动的河道,水还是干净可以用的,可以捞鱼,可以洗衣服,洗菜什么的。更远处一条工厂旁边的河道,富营养化让绿藻之类的覆盖了,看起来绿油油的,其实也是人为的一种破坏了。所以这个也很有意思,同样是人为,农民将水用活了,而工厂将水用死了。

养蚕技术也是如此,隔壁的日本也是养蚕大户,至今很难用传统工业化思维搞定生丝产业,所以放眼全球,养蚕也成为了农民唯一的一块既传统又生态的农业活化石。

这几天气温升高,大眠结束,半个月前还是蚂蚁大小的蚕宝宝变成了农民口中的老蚕。忙前忙后采叶,顾不上吃饭——“得先让蚕宝宝吃饱,我们才能吃饭”,它们变得又白又胖,为最后的上山做准备,嚼着叶子准备结茧。整个堂屋都是蚕吃叶子的沙沙声,如同下雨一样。

这是一只樟蚕,吐得丝也可以作为工业制品,比如钓鱼线之类。







2,历史


前往亭桥集镇。

江南集镇也是富饶之地的一大特色。集镇是指无行政属性的小型商业中心点,古时候这里依靠航运,在河道汇集的地方,就有商户的来往交流,集镇也就在形成了。而现在公路网完善之后,航运废除,集镇的存在也变得越来越式微了。从另一个角度讲,这里又留下来很多上个世纪的影子,一家老夫妻经营的饭店旅馆,一些农产品交易站,还有沿着河道的朝南街,至今老房子年久失修,仿佛可以看到当初商贾往来,船头攒动的景象。

富饶的江南物产丰隆,人们相互交流,大大小小的集镇就出现在这里,如今又全部消失,剩下这片残破的景象,也就变得既伤感又有趣,它会引发你的遐想,这些不一样的残余的存在,会让你产生历史的触感,一个地方的气息,就在这时代的往复中。


3,居所


一座大大的堂屋,门前是阶梯通向河道,沿河岸种上蔬菜,进门,一个小小的栅栏门,加上一面墙的大门,里面祭祀了神龛,符文,还有祖先和毛泽东。堂屋里摆上一方八仙桌,待客,到了养蚕季,收拾出来变成大蚕的住所,屋外挂上防晒布,蚕匾晒干,从四月开始,地上晒着喂养榨菜叶,蒜苗,油菜籽,接下来就是稻谷。

进入后院,种几棵大树,分出起居室,厨房,鸡窝,羊圈,不同的房间开了门,通向不同的道路,四通八达,出门就往河道去,一叶小舟,慢悠悠摇到各个地方。八十年代起,公路修在屋后,人们在大房子后加盖两层三层小楼,出门就通车,河道边也渐渐长起大树。这是江南水乡的农村的模样,和城镇有一些区别,这些地方安静下来,漫长的通道里更显幽静。加上鸡鸭,羊,猫狗,蚕,庭前的植物,成了一个小的空间,空间里各种生灵包括人和谐聚居。劳动的人成为了自然的韵律之一,而不是自然的破坏手,而这种景象,之后也将不复存在。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银河制造纪录影像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